厂房设计

该乡村经济振兴改造计划的厂房设计位于梅加拉亚邦(Meghalaya)农村地区的一个由政府资助的菠萝蜜加工厂,是农民合作社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个用于生产和货物运输的场所,同时也是为当地偏远居民服务的社区中心。该设施在提供经济实惠且具有附加价值的解决方案时,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需求、气候条件以及地处偏远的实际情况。

该建筑采用横向布局,在分隔人流的同时,为共享设施创造了一个高效的交汇点。建筑建在地面之上,与道路平齐,这样既不干扰洪泛区,又能确保场地在季风季节正常运作。建筑的四个侧翼分别用于货物加工、员工通道、社区大厅和生产区域。其交通流线经过精心规划,使货物和人员的流动相互分离。位于中央的行政办公室有助于进行被动监控,而公共大厅面向村庄田野开放,增强了使用者之间的社区归属感。

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建筑的上部结构采用了钢材,这是运输成本最低的材料。钢材还使建筑更轻便、更经济,而且预制构件使得施工更加快捷、简便。混凝土基础由当地熟练掌握钢筋混凝土(RCC)施工技术的工匠建造,他们的技艺在全国范围内都备受认可,并且他们还负责监督整个施工过程。

通过强调参与式和以技能发展为核心的方法,该设施通过为当地人提供完整的价值链以及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创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从而支持了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的村民的生计改善。该建筑位于梅加拉亚邦的一个边缘地区,容易遭受洪水和地震的影响,其设计具有很强的韧性和耐久性,在灾难发生时可作为民众的安全避难所。此外,它还作为一个地标和范例,赋予了社区一种认同感,并体现了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该项目涉及两个群体:一个是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农民生产者群体,另一个是加工者群体,这是一个由 50 名农民组成的合作社,他们对农产品进行增值处理,并提供与市场的联系。大约有 200 个生产者小组,每个小组有 20 名农民。邦政府为能力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而 AFISI 则提供培训、商业计划和供应链支持。该项目创造了 100 个新的就业岗位,并增加了 4000 多名农民的收入,其中 60% 是女性。它促进了可持续农业实践,并支持了当地经济。此外,这里还设有一个为这些农民及其家庭服务的社区中心,举办各种民族、文化和娱乐活动。

该项目旨在减少加罗丘陵(Garo Hills)地区成熟菠萝蜜的浪费,据估计,每个季节菠萝蜜的浪费价值约为 5200 万美元。通过将菠萝蜜加工成罐头食品、薯片、泡菜和面粉等增值产品,挽回了这部分损失。该项目还通过其经济实惠和易于组装的特点,突出了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由于使用了经济实惠、轻便且易于运输和安装在偏远地区的预制钢构件,使得工厂能够快速建成。此外,利用了当地在混凝土施工方面的专业技术,这不仅支持了当地经济,还确保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持续的就业机会。

菠萝蜜加工车间和社区中心促进了可持续农业实践。建筑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减少了对外部水源的依赖。它由太阳能供电,减少了碳足迹,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建筑结构的细长外形和朝向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来自西方的热量吸收,同时让充足的北方光线进入,并促进了自然通风。双层结构提供了隔热和被动冷却效果,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