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人工智能展馆设计从弧形外观到可持续内核的奇妙之旅
这座专为人工智能展览打造的临时快闪展馆设计,为 Experimenta Ensemble 增添了一处全新的信息中心。
位于海尔布隆克兰恩岛的 Experimenta 广场,在城市规划格局中,早已有哈根布彻仓库、醒目的扩建建筑以及内卡河河岸作为标志性元素。如今,广场西侧添上人工智能展馆的弧形外立面,整个区域的风貌更显完善。展馆上方设有轻质顶篷,下方的阶梯式平台吸引着人们驻足停留、交流讨论,在这个 “知识论坛” 里,它宛如一座现代版的 “柱廊”。
该建筑的独特造型源于一系列凹形外墙,这些外墙巧妙呼应了周边树木的树冠形态。走进建筑内部,弧形结构划分出展览空间,参观者穿梭其中,展览内容循序渐进地呈现在眼前。弯曲的半透明入口外立面,白天将柔和的自然光引入展厅,到了夜晚,又把室内的光线透射到室外。在背向广场的一侧,墙体间设置的全景窗,将内卡河运河的景致引入室内。路人还能借助外立面上的互动灯光装置,与人工智能及周边环境展开对话。
这座展馆采用轻质模块化木质结构,全部为预制构件。楼板、天花板以及弯曲的墙体构件由交叉层压木材制成,系列 T 型支撑则使用胶合层压木材。外立面由相同的聚碳酸酯轻质面板组成,凸显了展馆的临时性特征。所有构件之间的连接都能轻松拆解并重新组装,不仅方便更换单个部件,还能灵活地在不同地点搭建和重复利用。木材作为可再生建筑材料,能够长期吸收二氧化碳;轻质材料的运用以及预制化、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材料的高效利用,也便于构件回收再利用。有意采用易老化材料并接纳自然损耗的设计理念,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美学风格。
这座展馆将人工智能的瞬息万变与可感知的实体空间、天然材料的质感进行对比,拓展了展览的主题范畴,充分展现出其作为一座引领未来建筑方向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