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广场市场和购物中心整合具有凝聚力多功能校园设计
詹姆斯-库克大学(JCU)工程与创新中心(EIP)学校设计设想为工程和相关学科提供一个变革性的空间。该建筑是合作、创新和学习的枢纽,将工程与创新广场、创意市场和大学购物中心整合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多功能空间。这种整合促进了连接和互动,为校园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聚集点。
工程与创新中心项目位于詹姆斯-库克大学校园的重要门户,地理位置优越,是斯图亚特山和磁岛轴线的交汇点。其北部和西部边缘激活了斯图尔特山轴线上的商业街和大学购物中心,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十字路口枢纽。
工程与创新中心的核心特色是其新一代的教学创新。它以 10,000 平方米的灵活、多模式空间取代了 20,000 平方米的传统学习空间,这些空间专为学生、学者和企业之间的动态互动而设计。这种布局促进了社会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
多模式工作室(MMS)是协作和灵活性的缩影。这是一个与非正式学习和现代教学法相一致的探索空间。该空间改进了典型的课桌式教室形式,采用分层变化的设计,创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的工作室空间。该空间可容纳 180 名学生,多个小组可在不同的学习模式(授课、协作和非正式)下使用该空间。
该建筑顺应了独特的干燥热带气候,为可持续建筑设计树立了新的标杆。它的外形采用了引人注目的折叠板伞状屋顶,提供了一个透明、通透的立面,以便在混合模式条件下进行空气流动。该建筑注重被动冷却,并结合低能耗的主动系统,展示了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规模可持续设计的可行性,从而减少了对主动系统的依赖。
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创新的混合木胶合梁(GLT)系统,配以抗碎片冲击的玻璃,无需传统的防护屏,即可提供热性能和抗旋风冲击碎片的性能。这反过来又为充足的日光和透明度提供了支持–这对于热带环境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对于教育设施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实验室由定制的耐候钢百叶窗包裹,使双层高的空间实现永久通风。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识别性,让人联想到当地景观的丰富色调,并彰显了 JCU 与工业的联系。风化钢的设计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氧化,它提供了一种耐用、坚固、有弹性的围护结构,既能透气,又能起到保护作用,确保持续的弹性。
该项目通过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设计策略,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建筑通过分隔结构来改善空气流通,并创造舒适的步行通道,从而改善校园的微气候。这些元素与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愿景相吻合,即建设一个相互连接的创新校园,同时展示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詹姆斯库克大学工程与创新中心项目是重新定义校园设计和功能的催化剂。它体现了热带建筑创新、教育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将 JCU 定位为热带建筑设计和教学法的领导者。通过其综合、前瞻性的方法,EIP 成为未来大学设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