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废弃建筑中用解构主义诠释城市更新的咖啡快闪店设计
这家为期 3 个月的快闪咖啡馆位于一栋内部被拆除、即将拆除的建筑内。设计采用解构主义方法,运用基本的建筑材料,使其与即将拆除的建筑原本粗糙的环境相融合。这样做不仅节省时间和成本,而且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和空间的再利用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范例。解构是这个项目的起点。从各个角度反射的表面产生了一种结晶效果,这类似于城市转型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体现了建筑的过渡性质。
客户咖啡法(Coffee Law)旨在将饮用咖啡的行为与城市更新展览联系起来。他们与联宇集团(Lienyu Group)合作,在拆除前利用闲置建筑,同时为当地社区做出贡献。项目成果旨在展示城市更新项目的过渡阶段,因此选择结晶作为视觉原型。小钢构件形成的角度、灯具冷峻灵动的外观以及各种材料的反射,都让人联想到雪花那种冰冷且短暂的形象。
可回收钢构件的选择是受到空间解构的启发。它强化了建筑的外露结构,展示了材料的多功能性,并且旨在实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修补过的水泥墙、外露的钢材和砖块展现了场地的建筑结构。这个临时项目旨在融入周边环境,使建筑与展览之间产生流畅的过渡。像钢制柜台、水泥墙和灯管等材料的选择是为了呈现出冷峻、粗糙的质感。警示胶带划分了空间,提醒顾客该项目的临时性,并且为该品牌的一款标志性产品提供了灵感。尖锐的角度、反光的表面和像冰一样的拉丝钢台面暗示着结晶,如同一个时代末期那种平静而克制的张力一样,代表了城市在过渡阶段的活力。这种风格也与咖啡馆品牌 “快速且时尚” 的营销特点相呼应。
这个咖啡品牌一直在城市各处提供多样的咖啡体验。由于这个店铺位于城市更新展览之中,与其他店铺追求舒适不同,它更注重便利性和流动性。入口处面对灯光装置的高脚柜台和高高的天花板暗示顾客可以站着靠近柜台享用咖啡。放置轻便折叠椅的座位区类似于户外露营地,方便在这个空间举办活动。较小的桌子和硬椅子提醒咖啡客四处走动,感受即将消逝的记忆。鼓励顾客去参观展览而不是停下脚步喝咖啡,这就是为什么座位主要是为短暂停留而设计的。
美学概念旨在营造一种轻盈、清冷但又逐渐消逝的氛围,而改造模式则基于循环经济。这个项目从变化和未来的理念出发,这让我们思考:如果建筑的寿命是有限的,那么项目结束后这个场地会变成什么样呢?为了便于快速拆除,选择了完全可回收的钢材作为主要材料。这些钢材不是被丢弃,而是可以被回收再利用。12×12 厘米的构件便于组装和拆卸。多层结构象征着建筑的构建。
尽管这个项目是短期的,但通过组装、拆卸和现场取材的循环过程,它成为了可持续时尚的典范。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并且便于后期拆卸,项目是通过组装构件来建造的,这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并且符合客户对这个为期 136 天的短期项目的期望。这些材料之后可以被重新用于其他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
一切都在变化,城市也不例外。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个项目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取代了对建筑的废弃,将闲置建筑转变为咖啡馆和展览场地,用斑驳的水泥和有裂缝的砖块为场地注入活力。希望这个空间能服务于当地社区,并传播城市更新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