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

中国台湾省新北市美术馆位于莺歌溪和大汉溪交汇处的开垦地上。馆址地势平缓,宛如溪流中的一座小岛,可将雄伟的山川景观尽收眼底。北面是桂仑山,南面是大汉溪和雪山山脉。设计从当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干涸的河床、古色古香的老街和青砖建筑,以及秋冬季节特别多的摇曳芦苇等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出一种现代而富有前瞻性的建筑形式–“芦苇荡中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

设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和人造元素,以一种形式诠释另一种形式,反之亦然。独特的外墙由一系列高低长短不一的喷砂铝管组成,配以垂直分段的三色铝板,错落有致。从远处看,这种线性屏风让人联想到芦苇在风中摇曳的模糊美感,掩盖了坚固的展览箱,而这种展览箱往往是这种类型建筑的标志。它巧妙地将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和景观映射在外立面上,以其独特的建筑外观吸引人们去直观地感受浩瀚中转瞬即逝的变化。

在地面层,清水混凝土艺术村展开,展现出艺术街和雕塑平台的网络。这座新博物馆遵循 “向所有人开放 ”的理念。参观者可以在露天平台上自由漫步,这些平台上咖啡馆、工作室和餐厅林立,空间布局与莺歌老街和三峡老街如出一辙。他们还可以参加各种艺术活动,流连欣赏开放式装置,或沿着砖砌人行道登上山顶俯瞰风景。

钢结构的艺术博物馆漂浮在村庄的上空,其僵硬的矩形体块消失在摇曳的芦苇荡后面,芦苇荡由许多不同高度的垂直管道指示。大跨度结构系统确保了最灵活的展览空间。大楼梯将参观者引向二层的高架大厅,可通往四类展示空间:普通展厅、大型展厅、国际展厅和特别主题展区。屋顶上设有花园餐厅,就餐者可在此饱览大汉江景。另一个设计特色是通往运营管理中心和藏品仓库的独立通道,加快了控制和安全措施。

开放式艺术村采用了独创的混凝土材料,以展示大汉河侵蚀形成的地理类型。建筑混凝土墙壁的纹理由对角线排列的杉木板构成,与顶部和侧面凹凸不平的凿纹表面形成鲜明对比。坚固的混凝土墙和砖砌人行道形成了曲折动感的空间布局,营造出一个与大自然交织在一起的艺术空间。

场地入口处的景观桥采用风化钢建造,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独特的颜色和纹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它与艺术博物馆模糊的外立面相协调,成为引导游客进入博物馆进一步探索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