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库设计

建造一艘飞艇机库设计本就是一项非凡的工程,会面临一系列挑战。然而,按照可持续性原则来设计机库则更添了一层复杂性,因为它不仅是 “西奥” 号飞艇及未来其他飞艇的停放处,还是一个可容纳多达 1500 人的多功能活动大厅。从一开始,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被明确界定,要求使用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最终,该项目获得了德国可持续建筑最重要的认证 —— 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金级认证。

当代诠释 —— 飞艇机库长期以来一直是鲁尔河畔米尔海姆的标志性地标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机库直接借鉴了其前身的独特外形,但融入了现代风格。外部设计采用了完全可回收的铝制外立面。直立锁边外立面的纤细垂直线条凸显了建筑的外形,在一天中营造出各种光影效果。功能与美学融合成一件雕塑感十足、近乎抽象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整体外形被西侧的一排窗户打破。玻璃缝隙增添了轻盈和通透感,同时还能让人将机场和塔楼的景色尽收眼底。内部温暖的木质结构与冷峻的外观形成对比,凸显出内部温馨的氛围。机库完全封闭的东侧在大门打开时展现出独特魅力。每扇重达 72 吨的巨型大门像剧院幕布一样滑动打开,打开时气势恢宏。每扇门面积达 400 平方米,由四台 60 千瓦的电机提供扭矩,仅需三分钟就能开启,为飞艇的进出打造出极具戏剧性的场景。

创新是责任的体现 —— 这座机库尺寸为 90×42 米,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其最高点达 26 米,总体积为 71000 立方米。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规模,机库还展示了技术和结构创新。值得注意的是,木材被用作支撑结构和连接部件的主要材料。该结构使用了来自德国森林的 557 吨木材,采用木框架设计。15 个双铰框架跨度达 42 米。桁架梁采用纯木材连接方式建造。使用了由单板层积材制成的连接板,并用硬木销钉连接。由大幅面层压木板制成的屋顶结构,既起到了结构加固的作用,又能隔音隔热。

循环建筑与二氧化碳减排 —— 原来的地基被粉碎后在现场回收利用,作为新机库地面的基础。新的可见楼板是用附近建筑工地回收的混凝土板制成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精心的材料选择和再利用,共减少了 156 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个项目将工程、建筑和可持续性完美结合。它代表了创新与生态责任的融合,为该地区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