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设计

“爱之小屋” 家庭工作室设计是一个关于材料再利用、可拆卸设计(DfD)和小规模功能性的已建成原型。其概念框架以资源效率和实验性为导向,核心理念聚焦于最小化浪费并最大化使用寿命,旨在重新构建人们对回收材料外观与性能的固有认知。

从功能上看,这个工作室空间能够从卧室转变为客厅再变为办公空间,为现有的家庭住宅提供了灵活的延伸。朝向现有住宅的立面设有可操作的实心门,关闭时能保证隐私,打开时则让这座附属建筑仿佛成为后院的延伸。高亮窗户全年提供自然通风,甚至全天引入间接光线。

由于三角形街角场地采用了严格的模块化网格布局,我们得到了一个不规则形状的空间,于是将浴室设置在此处。浴室内以梯形柱子为中心,该柱子容纳了所有设施,并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了功能分区。

以减少浪费为核心的设计方法包括材料再利用、可拆卸设计、模块化、减少材料类型以及干式固定细节。1.2 米的网格和 2.1 米的基准线源自平面图和立面图基本逻辑中定义的标准板材尺寸。

施工方法始于混凝土超灌干放基脚,在每个网格交点处设置基脚,以便灵活选择木材构件的尺寸。木搁栅和横梁购自二手市场,保持粗糙状态,这意味着无需承担运输和再加工所产生的隐含碳。结构搭建完成后,安装预制的门窗和立面面板。

内外饰面的设计理念是将当地废料转化为高质量、适用的表面。外部抹灰层是与抹灰工人合作开发的,具有纹理感、厚度薄、适合户外使用且掺入了高比例废料。我们还对当地的大理石进行了回收和粉碎利用。

在室内,木质衬板取材于悉尼一栋待拆除房屋的牛脂木地板,这些地板由拆建专家小心拆卸下来,然后由木匠进行翻新,使其能够作为墙面衬板安装。灯具则由这些衬板的边角料制成。细木工制品被设计成独立的家具,这样一旦客户需求改变,可在几乎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将其移除,并轻松在其他地方重复使用,该家具采用剩余的单板单张制成。

尽管一些回收材料的前期成本可能较低,但该项目成本 / 价值的实际结果是,使用标准施工方法和新材会更具成本效益。我们的建筑行业基础设施适应的是线性建造流程,正因为如此,使用回收材料进行设计通常需要更多时间,这使得劳动力成本超过了材料成本的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