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 “愿景之旅”(Visionary Journeys)展览现已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在占地 2200 平方米的中之岛美术馆举办,通过 11 个主题展厅,在 “历史”“永恒经典元素”“工艺背后的流程”“文化对话” 四个相互关联的板块中,传递路易威登品牌内核的核心维度。各个展厅被构想为一个连贯故事中各具特色的章节,以空间的多样性呼应品牌创造力的多元性。

OMA 合伙人 Shohei Shigematsu(重松象平)表示:“我很高兴能继续与路易威登合作 —— 这是我们首次在博物馆举办‘愿景之旅’展览,地点选在了日本。我们将此次展览视为路易威登传承的空间转译 —— 这不仅是一场穿越物件的旅程,更是一场穿越理念的旅程。展览场景设计不仅将旅行箱视作装载物品的容器,更将其视为承载想象力、故事与文化交流的载体。”

大阪在日本对世界贸易与工艺传承中扮演的历史角色,使其成为探索和传递品牌特质的理想之地 —— 从品牌的工艺历史到不断拓展的创新多样性。进入美术馆后,访客会在五层楼高的中庭看到 8 盏巨型灯笼悬挂于天花板。这些雕塑般的柱状装置以堆叠的旅行箱造型为基础,包裹着印有品牌老花图案的和纸,呈现出 6 种不同形态。这些高 12.5 米的灯笼既凸显了五层空间的宏伟高度,又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为展览营造出亲切的初见氛围。

展览之旅从入口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半球形装置继续展开。该装置由 138 个正版旅行箱搭建而成,与玻璃地面形成镜像,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 呼应 “探索” 这一主题。这个自承重结构仅依靠旅行箱本身的结构强度得以稳固,展现了品牌制作工艺中 “坚固与轻盈并存” 的特质。

在整个展览中,日本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元素。专门设置的 “路易威登与日本” 展厅,探索了品牌与日本之间深厚的艺术及文化交流 —— 从传统服饰、武士盔甲到卡哇伊文化均有涵盖。来自路易威登品牌及日本各地博物馆借展的历史与当代艺术品、服饰和物件,被精心陈列在简约的模块化平台上,这些平台让人联想到榻榻米。

展览通过多个展厅追溯路易威登的创意传承与标志性经典元素的演变。在 “起源”(Origins)展厅,品牌历史上的 6 个时代通过一个定制支架被串联起来,支架由真实竹子手工编织而成。这种类似篮子的结构,呼应了路易威登与日本文化对工艺的共同珍视。标志性的老花帆布在两个展厅中被重点呈现 —— 从最初的研发、灵感来源(包括源自日本的元素),到经典与当代的应用场景。

在 “探险”(Expeditions)展厅,旅行故事在一个充气热气球装置中展开,该装置既作为展示结构,又作为投影表面。“材料”(Materials)展厅构建了一个密集而通透的基础材料档案库,展品仿佛悬浮在无尽的陈列空间中。巴黎旺多姆广场旗舰店的孟莎式屋顶被转化为背景装置,为 “Atelier Rarex” 系列展品提供展示场景,整个空间宛如再现奥斯曼时期巴黎的戏剧化林荫大道。

“工坊”(Workshop)展厅提取了阿斯涅尔(Asnières)工坊的元素 —— 拱形窗、锯齿形屋顶、工作台和工具,为工匠的现场演示搭建了场景;访客可通过房间各处的镜面 “天窗” 观看演示过程。“测试”(Testing)展厅聚焦工艺背后的机器设备,将路易威登实验室 “搬” 到美术馆,现场演示对产品强度和耐用性的测试。在 “合作”(Collaborations)展厅,品牌不断演进的合作历程在四个镜面穹顶中得以呈现。斯普劳斯(Sprouse)、Supreme、草间弥生(Kusama)和村上隆(Murakami)的合作作品在镜面反射下形成万花筒般的陈列效果。

展览的场景元素不仅是展示载体,更是叙事的积极参与者 —— 它们源自品牌的核心设计原则,承载着对传统的重塑能力。旅行箱化作建筑,陈列装置化作景观,而访客则成为穿越 170 余年创意演进历程的旅人。“阿斯涅尔” 展厅追溯品牌起源,从 Vuitton 家族故居到至今仍在运营的工坊。展厅按比例复刻了阿斯涅尔工坊的元素 —— 彩色玻璃凸窗、瓷砖、人字形木地板与地毯,以及马蹄形座椅。在这个逼真的场景中,从历史照片到当代插画的时间线,与一幅大型历史蚀刻版画复制品相对而立。

“起源” 展厅将路易威登的创意愿景与发展历程凝聚为一个可 “进入” 的档案库,陈列 320 件文物与 316 个剪影。以工匠精神手工编织的竹制篮状支架,构建出一个连贯的叙事空间。这个有机结构被巧妙设计出多个 “口袋” 区域,分别对应品牌从 1821 年至今的 6 个时代。受路易威登随旅行方式演变而发展的历程启发,展厅中置入了一个经改造用于展示的充气热气球装置。该装置由 14 个模块组成,整合了可陈列 66 件文物的平台;内部 “穹顶” 成为投影表面。标志性的可折叠 Tilbury 旅行箱作为展厅核心展品,在移动平台上旋转展示。充气装置对面的墙上,陈列着路易威登旅行主题书籍中的插画与草图。

“路易威登与日本” 展厅从五个维度探索品牌与日本之间深厚的艺术及文化交流 —— 早期 “日本主义” 灵感、与日本艺术家的当代合作、传统茶道、卡哇伊文化等。来自路易威登品牌及日本各地博物馆借展的历史与当代艺术品、服饰和物件,被精心陈列在简约的模块化平台上(这些平台让人联想到榻榻米)。平台尺寸随展品大小变化,悬挂高度各不相同,既丰富了策展布局,又强化了展品间的对话。同一套平台系统延伸至天花板,在展品上下方构建出水平向的景观。

“材料” 展厅以 “材料图书馆” 的形式,呈现路易威登四种核心材料 —— 木材、金属、皮革与帆布的创意应用。手袋、配饰、游戏用品及各类物件被陈列在七种不同尺寸的模块化立方体中。透明立方体聚集成四个 “堆叠体”,每个堆叠体专门展示一种材料,形成密集的悬浮物件陈列场。路易威登标志性老花帆布的历史与创新演变通过两个部分呈现。第一个展厅中,一条悬浮的曲线形平台勾勒出时间线,陈列 40 件展品,展现老花帆布从最初的灵感(包括源自日本的元素)到首次应用的历程。下一个展厅中,112 个老花手袋如星座般陈列,呈现当代应用场景。五个同心圆环围绕着中央展柜旋转(类似行星轨道),展柜中安放着 1897 年老花帆布专利的原始样本。

“工坊” 展厅提取了阿斯涅尔故居及工坊的元素 —— 拱形窗、锯齿形屋顶、工作台和工具,为工匠的现场制作演示搭建场景。访客可在房间任意位置通过镜面 “天窗”,观看旅行箱制作与个性化定制的过程。工作台后方的拱形窗下,平置陈列着 740 件来自工坊的工具。为平野紫耀(Sho Hirano)和 VERDY 定制的旅行箱,则凸显了工艺的全新创意潜力,与工艺制作流程形成呼应。

“测试” 展厅中,来自路易威登实验室的设备对包袋进行强度、柔韧性和耐磨性测试。名为 “Louise” 和 “Louisette” 的两台机械臂是展厅的焦点,它们在大型圆形工作台上对精选包袋进行开合测试。一面墙上嵌入的一组设备通过反复提放包袋测试其耐用性。带有同心圆图案(让人联想到日本枯山水)的木质工作台与地板,为实验室的机械感增添了柔和温暖的基调。

“Atelier Rarex” 展厅展示了巴黎旺多姆广场路易威登精品店打造的 “珍稀卓越” 系列服饰。展厅两侧以肋纹织物重新诠释了该精品店的孟莎式屋顶,为 20 件知名名人定制服饰提供展示背景。旺多姆广场建筑的上两层窗户被转化为展示壁龛,其内部设计借鉴了三折式更衣镜的造型。在展厅镜面墙壁的反射下,这个长 15.1 米的装置延伸成连贯的屋顶景观,让人联想到奥斯曼时期巴黎无尽的戏剧化林荫大道。四个不同尺寸的穹顶在同一展厅中融合,集中呈现与草间弥生、斯蒂芬・斯普劳斯、Supreme、村上隆的合作系列。展厅内部由 1467 个镜面切面组成,反射并重构 92 件展品及访客的动态。随着访客在空间中移动,万花筒般的陈列效果也随之不断变化。展示架通过这些结构顶点附近的孔洞嵌入其中。